瑜伽教练教你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

2017-09-27 11:28 依琦莲小编

瑜伽知识/Knowledge瑜伽教练教你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

凡是有经验的瑜伽教练都会懂得,在瑜伽练习中,有一个必须遵循的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非暴力。非暴力不仅仅针对身体,还包括精神层面。它要求每个人在练习体式的过程里对待身体要做到不强迫、不使用外来的压力,以避免伤害的发生。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反复去讲解和强调这个原则的重要性,目的是让瑜伽的理念能够真正深入地渗透进每个来到我的课堂上练习的会员心中。我不厌其烦的反复说明,就是不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有任何一人因为练习瑜伽而受伤。
瑜伽教练教您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
做为一个瑜伽教习者,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引导练习者懂得尊重自己身体,避免练习者因体式的练习而受到伤害,这是一个合格的教练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我的课堂上,如果有任何一个练习者因为练习瑜伽受到伤害,我的内心就会不安,就会感到惭愧。
 
今天会馆没有放假,晚上来会馆练习的学员不多,大概只有10多人。看到今天来上课的有两个陌生的面孔,应该是新来的学员,在初步了解他们的情况后,我再一次把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以及练习瑜伽的理念讲解了一遍,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提醒新学员避免在练习中产生伤害。
瑜伽教练教您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2
在上课的过程中,新学员因为是第一次练习,身体感觉很僵硬,整个练习的过程比较吃力。由于新学员还不能一下进入瑜伽练习的状态里去,免不了在体式保持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耐心和毅力。一般来说,练习瑜伽最开始的一个月很关键,很考验人,它决定了你能不能够继续坚持练习下去,所以,这一个月可谓是考验期,也是最难渡过的一段时期,如果教习者没有好好引导,许多人就会被瑜伽体式外在的表现形式迷惑。尤其是那些意志力比较脆弱的人,会在开始的几节课里就会打退堂鼓,放弃练习。
 
 
在课程练习过程里,我始终注意观察新学员的练习情况,让他们通过瑜伽体式变体去练习,降低练习难度,更多的去体会照顾新学员的感受。在讲解体位时,不断去提醒他们集中意识,让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多的关注呼吸,体会身体在体位练习过程中的变化和感觉。
 
整个60分钟课堂的练习效果很好,他们练得也比较投入。下课时,有个学员问我,在练习下犬式的时候为什么我要求的和有教练不一样,有的教练要我们一再下压肩膀,直到碰地,而我要他们只是做到腰背肩膀手臂在一条直线上,手掌脚掌的正位对好过后,控制好用力方向后,不管腿能否伸直,找到合适自己的角度便是。
 
后来我给她提了个小问题,你和我可以用同一个标准去练习吗?她回答不可以,因为身体条件不一样。我又问,你和她(初次练习)我可以给你和她用同一个标准练习吗?她还是回答不可以,我问为什么?她回答,练习时间不同。她明白了我的用意。
瑜伽教练教您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3
其实,下压肩膀这样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当然不是说这样的方法有错。只是针对肩膀比较僵硬的人才能这样做,帮助开肩。让双腿伸直,并不是针对所有的会员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肌肉和韧带的僵硬程度不同,体式练习的标准就会有所不同。如果说到体式是否标准,每个人又都有适合自己的不同的标准,所以,练习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合于别人的练习方式不一定适合你。在双腿后侧的韧带和肌肉不够柔韧的情况下不能借助外在的力量去强迫自己达到超越身体极限的姿势,如果非得采取暴力的手段,那就意味着伤害,即使现在你很幸运,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但那种带有暴力的潜意识已经深埋于你的内心深处,你以后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体式时,还会采取这样的练习方式,而伤害总有一天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人们生活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里,生活节奏紧张而忙碌。人们行走在水泥铸就的马路上,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建筑物里,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瑜伽的练习就是帮助让你远离这种喧嚣和烦恼的环境,引导你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恢复心灵的平和安宁,向内探寻我们久已忘记的最真实最纯洁的本性,寻找真实的自我。
 
上面那个提出问题的新学员听了我的讲述略有所悟,赞成的点了点头。但是,我从她迷惑的眼神里仿佛感觉到,下一次他在练习时可能又会忘记这些练习的原则,又会不自觉的对抗自己的身体,在体式上奋力挣扎。
 
在教学中,我会时常遇到学员提出类似的问题,比如,我什么时候能够做的标准啊?我什么时候能够把身体打开啊?我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头倒立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许多教练和练习者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呢?为什么要在体式上作出所谓的标准姿势呢?难道我们练习的目的是去展示给别人看抑或是为了参加考级比赛吗?
 
问题的根源就是,他们没有弄明白瑜伽的真实涵义,以及练习瑜伽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记得,我刚刚开始出来给学员上课时,也是如此错误的引导,即使疼痛也让他们去忍耐,甚至借助我身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完成体式,去打开拉伸身体。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有的会员练习过后身体产生不舒适的感觉。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丰富,以及对瑜伽理念的深入掌握和理解,我也是在一次次修正原来错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瑜伽的涵义是统一,连接、相应、平衡。其修行的步骤包括八个部分,有禁制、遵行、体位法、调息、制感、静虑、禅定、三摩地。第一条禁制,包括节欲、真实、不偷盗、非暴力、不伤害。瑜伽的练习分次第修行,前面一切的次第都是为了后面的禅定、三摩地做准备的。也就是说做法即体位是手段,禅定、三摩地是终极目标。通过瑜伽体位法和呼吸的练习达到控制身体,增强身体的力量、稳定性和柔韧性,让整个身心内外合一。呼吸是整个瑜伽练习的灵魂,伴随着顺畅自然的呼吸,通过体式的练习逐渐打开我们的身体,让练习者通过身体外在层面的练习一步步进入内在层面,达到控制意识的波动,熄灭杂念,驱除所有身心内外的障碍。瑜伽的练习就是自我与整个宇宙相连接,让练习者最终进入瑜伽最纯净的境地里——天人合一。
瑜伽教练教您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4
而现在的瑜伽练习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许多教习者只是把瑜伽中的第三步“体位法”拿来练习,变成了纯粹的瑜伽体操或者是体育锻炼。练习者来到会馆选择练习瑜伽的目的本来就很盲目,对瑜伽的理念知道的就更少了,许多人是抱着锻炼身体和减肥塑形的目的来练习。练习者既然来到会馆选择练习瑜伽,作为教习者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把最正确的瑜伽练习方法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的教习者也不懂得瑜伽的理念,就会更加误导消费者。有的会员的瑜伽体位水平甚至比教练做的都好。这些在体位上超越了教练的会员就会产生一种傲慢自负的心态。最终瑜伽的魅力在他们眼里渐渐消失,仅仅留下一个可以用来强身减肥的虚名。消费者花钱办了一张年卡之后,他们所得到的或者说是买来的仅仅是一些瑜伽姿势而已。
 
无论是印度的瑜伽还是中国的太极,在练习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会犯错误。这就如同一个人会开车,但是却不懂得交通法规,那么开车就会违章,出现差错,甚至丢掉自己的性命。不遵守规范的瑜伽练习就如同盲目的开车,没有一定的原则做指引必定会走错路,产生伤害。
 
但是,不伤害不是意味着放弃,不是意味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是在适当的不超越极限的状态下去保持,并在保持的过程里保持觉知和清醒去探知身体的极限边缘,保持的过程就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最终会让你实现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他人。
 
当练习体式时,如果你用强迫的手段去对待自己的身体,你的内心其实也充满了强烈的对抗身体的情绪;当你在体式上奋力挣扎时,你的内心也在挣扎。我们的大脑意识不断的发出指令去命令身体去做出某些体位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身体有它自己的极限,而我们的头脑发出的指令往往不懂得尊重我们的身体,暴力的情绪就会产生,然后就会去强迫身体做它做不到的或者达不到的体式。练习者因体位法的练习与自己的身体互相对抗,就会产生负面的不良情绪。当我们不尊重身体的感受,一厢情愿的去练习时,伤害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现在,好多学员包括教练因为练习瑜伽而受伤的比比皆是。轻的感觉身体不适,重的造成颈腰椎突出,或者是关节疼痛。
瑜伽教练教您如何避免在瑜伽练习中受到伤害5
圣人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最了不起的品质就是“不二过”——也就是不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的教习者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避免第二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如何能够做到这个原则,不仅需要教练具有丰富的经验累积,而且会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不能只凭自己的知识去教授,而是要具有冷静清晰的富有智慧的头脑。对于伤害,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要认识到伤害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老师。它增长了我们的教学经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学会客观和理性的分析问题,懂得了包容和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